第十三届“叶圣陶杯·风铃奖”全国青少年作文大赛(省决)

美,赋予了散文永恒的灵魂;情,构建了散文生动的精神内涵。作为我国古老且深具魅力的文学形式,散文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,更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。

根据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》的指导精神,学生从小学五年级开始,将逐步增加散文的阅读量,深入理解散文的艺术特色,掌握其创作技巧,并将其作为考察重点之一。

谈及散文,不得不提及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散文家叶圣陶先生。他被誉为“优秀的语言艺术家”。作为开明派散文的代表人物,其散文作品深受读者喜爱,《荷花》、《藕与莼菜》、《爬山虎的脚》等散文作品被收录课本。

活动宗旨

为了进一步提升广大少年儿童的散文创作水平,培养文学新人,传承和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,“叶圣陶杯·风铃奖”全国青少年散文大赛组委会决定,即日起启动第十二届“叶圣陶杯·风铃奖”全国青少年散文大赛省级决赛征文活动。

活动主题

文化·自得·抒发

活动时间

大赛分为省级决赛和全国总决赛。
本届省赛活动时间为2025年2月10日——2025年7月31日,省级决赛结束后即公布国赛参赛要求和投稿、评奖时间。
征文截止时间:4月30日

参赛对象

全国范围内6—18 岁的小、初、高(含中专、技校)学生均可参赛。

参赛组别分为:小学低年级组(1-3年级)、小学高年级组(4-6年级)、初中组、高中组。

征稿要求

晨曦初露,微光轻轻拨开校园的雾霭,宛如大自然温柔的手,揭开了这一方天地的面纱。

踏入校门,石板路两旁的草地还挂着晶莹露珠,在晨光中闪烁,似细碎钻石。微风拂过,草叶摇曳,露珠簌簌滚落,洇湿一小片泥土,那是夜与晨无声的交接。

红色跑道在金色光辉下鲜艳夺目,跑道旁的银杏树,扇形叶片镶上金边,风过处,叶片翩跹起舞,似金色蝴蝶嬉戏。玫瑰晨露未消,花瓣托着水珠,宛如美人垂泪。花丛间,蜜蜂嗡嗡,忙碌穿梭,为这幅静谧画卷增添几分生趣。

教学楼在晨光里庄重矗立,白墙映着光影,一格格窗户渐次明亮。教室里,桌椅整齐,书本翻开,等待知识的填充。走廊上,名人名言熠熠生辉,激励莘莘学子奋进。

漫步校园,从自然之美到人文之韵,处处皆诗意,步步有憧憬。校园是希望的序曲,在这里我们奏响青春的逐梦华章。

写作要求

(一)可根据上述材料,围绕“校园的景色”这一主题,或选取您个人情感深厚的某个地点之景,撰写一篇散文;

(二)题目自拟:文章标题力求新颖,同时贴切反映文章主旨;

(三)形式自选:在写景散文、抒情散文与叙事散文之间,根据个人偏好及文章内容需要,灵活选择最适合的散文表现形式;

(四)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,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作品。

(五)字数要求:小学1-3年级不少于200字;小学4-6年级不少于400字;初中组不少于600字;高中组不少于800字;

奖项设置

(一)省决赛省决赛将根据学生投稿,由大赛组委会组织的专家评委会进行评比,并根据稿件质量颁发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;
(二)全国总决赛在省级决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学生,有资格参加散文大赛全国总决赛。